学习数学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014-03-07 09:36:04 同桌100学习网 http://www.tongzhuo100.com
4.应用定义
应用定义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是培养演绎推理能力的过程。应用定义一般可分三个阶段:
(1)复习巩固定义阶段。学习一个新定义之后,要进行复习巩固。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定义,领会定义的实质,再要举出实例与定义相对照,加深对定义的理解,然后解答一些直接应用定义的问题题、判断题、选择题或是推理计算题。一般地,在一个定义的后面紧跟的例题或练习题往往是为此而安排的,要认真地,严格地按照定义,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解答,且不可马虎草率,对说不出或出现错误的问题,要深究其原因,并在重新阅读,复习定义的基础上,澄清定义,纠正错误。
(2)章节应用阶段。学完一章以后,要把本章中相近的定义,或是与原来学过的相近的定义如排列与组合,球冠与球缺,函数与方程等有意识地用比较的方法,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。或是批判谬误,在批判错误的过程中,找出错误的根源,以免产生概念间的互相干扰。另外,要把本章中与某一定义有关的知识加以总结,与这一概念有关的例题、练习题以归纳、总结出应用此定义的基本题型。
(3)灵活综合应用定义阶段。学习一个单元之后,由于知识的局限性,往往很难把某些概念理解透彻,必须到一定的阶段进行这一概念的补课,特别是数学中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概念,如算术根及绝对值的概念、函数的概念,充要条件的概念等,以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,从而培养分析与综合能力,训练辨析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。数学知识记忆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,记忆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种。要使记忆对象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映象,一般来说要通过反复感知,有些记忆对象,由于有明显的特征,只要通过一次感知就能记住,经久不忘,这就是无意记忆。有些记忆对象,由于没有明显特征,即使通过三、五次感知,也很难记住,而且容易遗忘,这就需要加强有意记忆。
1.口诀记忆法
中学数学中,有些方法如果能编成顺口溜或歌诀,可以帮助记忆。例如,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ax+bx-c>0(a>0,△>0)与ax+bx+c(a>0,△>0)的解法,可编成乘积或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口诀:“两大写两旁,两小写中间”。即两个一次因式之积(或商)大于 0,解答在两根之外;两个一次因式之积(或商)小于 0,解答在两根之内。当然,使用口诀时,必先将各个一次因式中X的系数化为正数。利用口诀时,必先将各个一次因式中X的系数化为正数。利用这一口诀,我们就很容易写出乘积不等式(x-3)·(2x-1)>0的解是x<-3或X>3,分式不等式<01的解是-2<x<3 。这种记忆法对低年级特别适用。
2.分类记忆法
遇到数学公式较多,一时难于记忆时,可以将这些公式适当分组。例如求导公式有18个,就可以分成四组来记:(1)常数与幂函数的导数(2个);(2)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导数(4个);(3)三角函数的导数(6个);(4)反三角函数的导数(6个)。求导法则有7个,可分为两组来记:(1)和差、积、商复合函数的导数(4个);(2)反函数、隐函数、幂指数函数的导数(3个)。
家长必读
- 2014-03-07学习数学的原则和基本方法
- 2014-03-07捐10年压岁钱10万,为灾区小朋友暂解干渴之忧
- 2014-03-06怎样在家辅导一年级孩子学好数学
- 2014-03-06好作文需准备什么?
- 2014-03-06小升初语文复习备考指南
- 2014-03-06小升初数学学习方法及备考方案
- 2014-03-06初一学生学习方法大全
- 2014-03-06奥数适合哪些孩子学习?
- 2014-03-06让一年级孩子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的方法
- 2014-03-06名牌中学为何看重学生的奥数成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