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良语调2013-11-15 16:23:41 同桌100学习网 http://www.tongzhuo100.com
此类打岔啰嗦的语调沟通,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。一般情况下,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,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,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、烦人。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,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,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,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,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,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,另一种情况就是,一方(往往是家长)在喋喋不休,另一方(往往是孩子)则陷入烦躁、焦虑,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,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。这种毫无效能地沟通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,出现逆反和抵触,值得注意的是,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,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。
4、超理智的语调
“妈妈,我要买活动铅笔。”“为什么要买?”“原来那个坏了。”“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?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?”……“好了,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,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。”
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:一是夫妻对孩子,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“超理智”,一是父母“教育”意识、“规范”意识过强、戴着过滤镜看孩子,孩子的一切成就、优点都被过滤掉,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,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、警示、规范孩子。
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语调沟通,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。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很多眼前的“良好”效果,但从长远来说,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,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。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“好学生”,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,可能出现很多种适应障碍。而刻板、缺乏热情、固执、偏执、社交不良等,也常常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。
家长必读
- 2013-11-15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良语调
- 2013-11-15关于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
- 2013-11-15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反思能力
- 2013-11-15小升初奥数常见知识点的详细学习方法总结
- 2013-11-15怎样攻占小升初英语阅读题型
- 2013-11-15小升初学生奥数学好有技巧
- 2013-11-15怎样提高孩子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
- 2013-11-15如何“拿下”小升初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
- 2013-11-15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
- 2013-11-15伙伴也是一种教育力量